
文章來源:寶龍設計薈,作者:技術中心蔡恩倍
結構優化是地產開發項目的重要一環,是體現地產企業技術與成本管控水平的重要標志。寶龍地產結合多年地產開發經驗,在結構優化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前進。隨著新技術、新材料的使用,和對可持續發展的訴求,寶龍結構設計團隊突破自我、不斷精進,結合內、外資源,用新的思維模式走出一條具有寶龍特色的結構優化之路。
1.樁基設計優化三大招
樁基設計優化三大招:樁基選型、工程前試樁、地下水位利用。
不同于設計單位精細化設計要求,地產企業樁基設計優化主要在于前期技術工作的細致,必須為設計單位提供經濟、安全、有效的前置資料。
1.1樁基選型
1.1.1樁基選型:載體樁運用
海寧寶龍世家項目位于尖山新區,場地起伏極大。其中26#、27#樓因填土較厚,原設計采用鉆孔灌注樁。經研究優化,在當地首次采用載體樁。載體是由混凝土、夯實填充料、擠密土體三部分構成,通過反復填入建筑垃圾再以重錘夯實,使樁端土體得到最優的密實,達到提高承載力的目的。優化后,每棟樓樁基費用從120萬元下降至44萬元,降本效果明顯。

1.1.2樁基選型:管樁+引孔
當場地有比較硬的夾層但又不能做持力層的土層,例如灰巖,卵石層等,可不必采用灌注樁,可以先進行引孔,然后施打管樁。
珠海寶龍世家項目,原設計采用主樓采用旋挖灌注樁,純地庫采用抗浮錨桿。經充分調研周邊項目,調整為主樓采用預應力管樁+引孔,純地庫分區域采用預應力管樁或巖石錨桿。
總計優化約1200萬元,住宅地塊樁基指標172元/㎡優化為99元/㎡

1.1.3樁基選型:旋挖灌注樁+超前鉆
當樁基持力巖層起伏較大時,為查明巖層深度和不良地質作用,可進行的超前鉆勘察,配合旋挖灌注樁使用,可有效控制樁長。
巴中寶龍世家二期采用旋挖灌注樁,樁徑800~1000mm,控制入巖深度,單樁承載力與樁身強度匹配。施工過程采用超前鉆勘探,一樁一孔,準確判別持力巖層。
總計優化約740萬元,樁基指標從一期242元/㎡優化為78元/㎡。

1.2工程前試樁
寶龍地產制定的《工程前試樁技術標準》要求項目中同一種類型工程樁預計超過300根,或相同地塊有后續樁基工程時應進行工程前試樁。
杭州桃源寶龍廣場項目,根據詳勘報告確定了采用直徑700mm鉆孔灌注樁,并做了3組工程前試樁。根據試樁結果樁基承載力提高約15~20%,有效降低工程樁數量,初步估計預計節省成本400萬。

1.3地下水位利用
寧波鄞州寶龍一城商業MALL部分,由于地下水位的季節性變化,樁基為壓、拔雙控。項目前期勘察時,向地質勘察單位提出:必須對場地全年地下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詳細分析。
最終項目選定采用直徑700mm及750mm鉆孔灌注樁,承壓兼抗拔,抗壓工況時充分利用最低水位浮力進行設計。該項目在樁基施工圖出圖后,又引入第三方優化單位進行了樁基配筋優化,初步估計節省造價174萬。

2.地下車庫空間優化
地下車庫設計前,應從綠化空間、道路用地等方面,深入挖掘地面停車空間容量潛力,減小地庫占比。
地下車庫設計中,在標準化空間尺寸的基礎上,結合車位銷售策略,集成地下空間容量,降低單車位面積指標。
結構設計只有做到構件空間尺寸標準化,方能有效控制造價指標。

2.1機械停車利用
利用機械停車可以有效降低單車位面積指標。優化效率可參見下表:


2.2順勢而建,B1變B2
海口寶龍環球100項目Z04地塊,場地中部為人工采石形成的凹坑,其中一期地塊西南部為凹坑,東北部為高臺。原方案未考慮地形,整個地塊設置一層地下室。
結構團隊介入后,經調整,一期地塊西南部凹坑設置兩層地下室,東北部不設地下室。預估節省土方回填、回填土處理、樁基、巖層開挖約4700萬。

3.PC策略優化
3.1PC構件VS精裝交付
泰州寶龍世家原定毛坯交付,9棟樓有PC要求。結構團隊介入后,提出了精裝交付的策略設想,并進行了策略經濟性對比分析。
經分析,選擇策略A,精裝交付,節約成本2235萬。


3.2疊合樓板vs鋼筋桁架樓板
溫嶺寶龍廣場根據PC要求,原設計采用傳統疊合樓板。經研究對比,決定優化采用鋼筋桁架樓板,降低造價,且便于商業改造。
方案A :疊合樓板(含樓梯)造價1736.84萬元
方案B:鋼筋桁架樓板(含型鋼梁柱、樓梯)造價909.24萬元,且減少模板及腳手約230萬。
溫嶺寶龍廣場采用鋼筋桁架樓板,可節約成本1057.6萬元。
椒江寶龍廣場同樣采用了鋼筋桁架樓板,可節約成本約900萬元。

結語
在過去一年中,結構團隊勇于探索、不斷創新。我們大力推行結構優化,從技術方案定案,到施工圖優化,從設計優化到成果落地,結構團隊兢兢業業,克服壓力和挑戰,在工作中突破精進、創新進取,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更多請咨詢崔經理18639013990